时间 | 平均 | 最高 | 最低 |
---|---|---|---|
2025 | 31.29 | 35.07 | 22.8 |
2024 | 27.3 | 42.22 | 23.61 |
2023 | 23.64 | 30.56 | 18.45 |
2022 | 19.78 | 24.3 | 15.43 |
2021 | 26.8 | 38.12 | 21.91 |
2020 | 48.8 | 75.98 | 32.75 |
2019 | 46.19 | 68.73 | 35.87 |
中信建投:H股市场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月份之股份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来自: 公告
2025-07-03 18:41:46中信建投:关于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永续次级公司债券获得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的公告 来自: 公告
2025-07-02 18:41:56【中信建投:向专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200亿元永续次级公司债券获批】 中信建投公告,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公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00亿元永续次级公司债券注册申请。该批复自同意注册之日起24个月内有效,公司在注册有效期内可以分期发行永续次级公司债券。公司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批复要求及公司股东大会授权办理本次永续次级公司债券发行相关事宜,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来自: 7x24
2025-07-02 16:55:40【中信建投7月转债市场展望:建议持续关注红利个券与小盘个券】 展望7月,中信建投研报认为权益资产仍将保持高活跃度状态,而美加征关税仍存在不确定性,7月A股又将有业绩预告开始披露,市场有望总体保持震荡向上态势。伴随价位中枢的上移,转债资产的配置价值将有所衰减,而近期权益资产风险偏好提升明显,建议短期内更多将转债资产视为捕捉权益上行动量的工具,转债的配置价值需要等待估值适度消化后将有更好体现。风格方面,建议持续关注红利个券与小盘个券。另外伴随银行类转债的强赎,高评级个券的稀缺性进一步凸显。 来自: 7x24
2025-07-02 08:17:37中信建投:2025年科技创新债券(第一期)发行结果公告 来自: 公告
2025-07-01 18:42:20【中信建投:建议继续重视智能眼镜供应链】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小米AI眼镜发布,作为其随身AI接口,支持口令、多模态、扫码支付等多种功能,是未来重要端侧AI产品之一。建议继续重视智能眼镜供应链。 来自: 7x24
2025-07-01 08:40:21【中信建投:下半年金价不排除会大幅回撤】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1—4月金价大幅上涨至3500美元,核心是特朗普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在下半年贸易缓和、复苏交易的判断下,黄金的短期利多不算明显,若叠加全球股市走强、俄乌冲突缓和等事件,风险偏好回升,在历史高位的金价不排除大幅回撤。 来自: 7x24
2025-06-30 08:50:17【中信建投:美股高处真的不胜寒?历次新高后 美股短期下跌概率并未额外增加】中信建投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标普500在2月中旬触顶后,先后经历3月上旬(DeepSeek冲击)和4月上旬(关税冲击)两波大跌。此后,美股开启修复进程,在贸易缓和、降息预期、经济韧性等利多催化下,于本周再创历史新高。历史经验看,历次新高后,美股短期下跌概率并不会增加,但季节性、经济、盈利估值等维度看,8月前后仍不排除回撤,届时或提供更好的上车窗口。 来自: 7x24
2025-06-30 07:46:16【中信建投:A股有望进入一段风险偏好提升期】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短期看将提振市场情绪,吸引杠杆资金流入,A股有望进入一段风险偏好提升期。中期看,当前市场点位、估值、情绪都明显高于去年9.24,行情向上空间相对有限,在经济基本面改善尚不明显的情况下更加类似今年春季行情特征。继续看好以“新机智药”(新消费、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药)为代表的新赛道,和稳定币、固态电池等主题热点。新赛道领域,短期内依旧推荐AI+半导体+算力+数字货币,中长期建议关注军工科技+固态电池,创新药+新消费近期随着港股流动性收紧可能受到压制,观察长期的演绎。行业重点关注:电子、通信、计算机、非银金融、有色金属、军工、银行、交通运输、医药等。 来自: 7x24
2025-06-30 07:45:14【中信建投: 医药行业下半年看好创新主线、出海主线等】展望医药行业2025年下半年,中信建投研报称继续看好以下主线:创新主线:全球流动性有望继续改善,对创新类资产的定价较为有利;国家政策鼓励行业创新;同时建议积极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出海主线:中国医药产业逐步具备全球竞争力,长期看医药行业有望走出全球性大公司,但投资人也需对出海带来的挑战有充分预期,这必定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代表性的细分行业是创新药和器械公司,对公司产品及团队国际竞争力的评估是最核心的选股依据。边际变化主线:(1)政策改善:包括医药流通及医疗设备更新主线;(2)供求关系改善:CXO行业,前期调整较为充分,全球投融资恢复有望推动全球客户需求逐步回暖。整合主线:建议重点关注器械及中药子行业、部分制药企业、央国企。 来自: 7x24
2025-06-29 19:52:07